黄色网站网址免费|网站色|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|tube19hdxxxxx|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

當前位置: 首頁>>新聞中心>>亮劍快訊

給孩子立規矩,不知道這些會走很多彎路
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6-07-18 09:10

    “愛孩子”和“立規矩”從來不是單選題

    其實,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。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,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,趁著現在還小,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,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影響。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,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。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,以后怎么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?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,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,而是在愛孩子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。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,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。

   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,不懂禮貌不懂尊重;后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、循規蹈矩。

   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: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。

    民國年間,廣東一位省長寫過一本叫做《家庭教育》的書。書中寫到“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;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;不放肆叫做規矩,不活潑叫做呆板。”聽起來很拗口,但理解起來卻不難:比如牧牛場,周圍用鐵柵欄起來,牛在柵里吃草喝水,東奔西跑,這叫做活潑,放牛的不好干涉它;如果跳出柵外,就是放肆,不干涉就不能了。不準牛出柵,這就是規矩;如果在柵里,也不準它吃草喝水,也不準它東奔西跑,定要把動物里的牛,變成植物里的木頭,如此就是呆板了。

    我們的孩子不是牛,但道理卻是一樣的。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,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,讓孩子缺乏基本的能力與教養,那這種愛就是貽害無窮的。

    相反,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,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,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,那么這種規矩就是毫無作用的。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宿,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,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。家應該是港灣,而不是監獄。

    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

    有人把英語中的愛“love”進行的拆分解讀,“L”代表Listen(傾聽)“O”代表Obligate(感恩)“V”代表Valued(尊重)“E”代表Excuse(寬容)。這種解讀對愛的解讀對待伴侶是合適的,其實對教育孩子也有幾分道理。

    傾聽。在給孩子訂立規矩之前,傾聽一下孩子的想法。好是跟孩子進行一次充分的討論,而不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進行控制。

    比如孩子吃飯沒規矩,東挑西撿,用手抓著吃、又或者孩子總是剩下半碗飯。家長完全可以耐心的詢問孩子是什么原因。是因為食物不可口?不習慣用筷子?還是真的是因為吃不下了?傾聽、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,再給孩子制定規矩。什么時間開始吃飯、吃飯的時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。如果再調整之后再吃飯沒規矩,再約定相應的懲罰措施,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
    感恩。這里不只是給孩子立規矩時需要一顆感恩的心,而是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。

    發自內心感謝孩子的到來,才能讓自己有勇氣與無數的瑣事和讓人崩潰的問題抗衡,才不會被自己情緒的魔鬼所左右,才能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的管教。

    前蘇聯教育家杰爾任斯基說過:誰愛孩子,孩子就愛她,只有愛孩子的人,才能教育好孩子。”“孩子喜歡愛他的人,也只有愛才能培養他,當孩子看到并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,他會努力聽話,不惹父母生氣。

    尊重。給孩子立規矩需要表達出你的尊重。

    孩子做客的時候沒規矩、見到別人家的主人不打招呼、喜歡亂動別人家的東西、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理所當然的索要、在餐廳追逐打鬧、在圖書館大聲喧嘩等等。

    我們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這個年齡段愛玩愛鬧的特點,也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,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,尊重約定俗成的禮儀。可以跟孩子訂立規矩,告訴孩子在這些場景、場所,我們要保證不影響他人。

    寬容。寬容不是溺愛,更不是撒手不管,放任自流。而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,幾乎可以允許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。

    每個孩子都會有無知和調皮的時候,某一階段某些事情上的沒規矩,并不是天塌地陷般的災難,也非一般會影響孩子的品質和人格。在孩子不規矩的時候,我們需要的是通過合理的方式,讓孩子看到規則之美,心悅誠服地接受。

    在規則教育中,父母的榜樣作用和包容心遠比強制力更能讓孩子學到守規矩。

    規矩和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

    杜布森博士在《勇于管教》中有一段話是談規矩的: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桿,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,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;如果沒有欄桿,大家再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,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。欄桿就是界限,知道界限(規矩)的孩子會有安全感,相反,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,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

    我們終究無法陪伴孩子一生,終究有一天要目送他遠去。如果說有什么是我們能為他做,并且讓他受益終身的事情,那就是給孩子我們全部的愛,并教會他做人做事的規矩。

    愛孩子,是我們的本能;給孩子立規矩,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,是我們的責任。規矩與愛的統一,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。

    家長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,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。

    一位媽媽,她幾乎每天都要和孩子吵一架。孩子也是脾氣不小,每次都和媽媽對著吵,甚至吵得更兇。有很多時候都會把媽媽氣的躲起來直哭。

    這一年,孩子初二。

    "我很后悔,從小沒有培養好他,可現在該怎么辦呢?"媽媽的困惑和無助讓人心疼。其實,以普通人的視角來說,媽媽沒有做錯什么。

    孩子小學的時候,還是比較聽話的。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也挺高。孩子也爭氣,成績一直不錯。孩子這么優秀做媽媽的當然開心,于是對孩子報了更多的期望。開始給孩子報各種班,鋼琴、繪畫、科技等等,她希望孩子樣樣優秀。

    但是,沉浸在這種喜悅當中的媽媽當時并沒有意識到,這成為了她后來無數痛苦的開始。

    這也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——面對孩子他們經常把"我認為這就是你要的"當成"這就是你要的"。他們總是在給予孩子他們認為孩子需要的,而那也許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。

    更糟糕的是,很多時候作為家長并不能感受到孩子所能承受的極限,并不能意識到孩子自我意識在成長,當有一天孩子不愿再忍受而直接反抗的時候,痛苦來的會如洪水般迅猛……

    這個孩子的反抗是從拖延開始的。他開始變得拖拖拉拉,作業寫得很慢。家長理所當然的要催促,慢慢的變成監督。再后來,孩子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,做作業玩東西,半天都沒開始,上課講話,不聽講。直到家長被學校老師叫去,孩子被公然揍了一頓……

    為什么小時候懲罰孩子有效果,長大了就不管用了?

    這位媽媽困惑在于,一開始孩子有不好的苗頭的時候,懲罰一下立馬見效,可是為什么后來就不管用了?為什么發展到現在孩子會家長對著吵,甚至也會和家長動手?

    在回溯整個事情的發展的時候,孩子有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:"反正做完了作業也會被安排其它的內容,沒完沒了,我做那么快干嘛?"一開始,孩子只是一種消極的反抗,當時媽媽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。在一次次沒有找對方向的斗爭中,孩子徹底失去了學習的興趣。

    或許,孩子從頭到尾都對學習沒有太大的意見,他需要的是被人理解,可是他得不到;他需要的是除了學習之外有一方空間,也得不到。消極抵抗的后,即便孩子自己開始想著去學習了,卻猛然發現他已經欠賬太多,想要學好談何容易!

    這樣的故事很普遍,只不過嚴重的程度有很大區別罷了。孩子還小的時候,比較聽話,家長說什么是什么,所以比較輕松。可是,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,他的自我意識會迅速發展。這個時期的孩子,渴望被尊重、被認可;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;對朋友關系的需要大于對父母關系的需要。

   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渴望自主權。而很多家長并不能意識到孩子的這種變化,教育孩子的想法和方式還停留在過去,于是說教、懲罰等等想盡辦法打壓孩子的這種叛逆的變化。可是,終能奏效者,寥寥無幾。

    那么,遇到這種情景,作為家長該怎么做呢?

    佳績點,也是重要的一點,是重建親子間的溝通模式。

    不管我們想要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,去影響孩子,都繞不開溝通這一環節。如果孩子壓根不和你溝通,再好的建議都是零。然而,這個過程并不容易,甚至可以說很難。專業的方法很發雜,這里暫且不說,給家長一個簡單實際的建議:把你的孩子當做一個成年人來看待。這么做的好處是:

    1、讓孩子自己學會承擔一些東西,哪怕吃點苦頭;

    2、在交流的時候讓孩子體會到的東西里多點關心,多點尊重,少些命令,少些強迫。

    這樣的管教可能會更有效果。你找一個成人幫你做一件事時肯定不會理所當然的說"你給我把這件事做了",人家理你才怪!孩子也是這個心態。對待成人的時候你會去留意對方的感受、給方尊重、征求對方意見,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一些東西。我們尊重孩子并不是說要放任不管,而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能夠照顧到孩子的感受,而不只是家長的感受。

    第二點:對事不對人。

   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了我們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、你是不是傻啊等等,可能這么說并沒有惡意,也是怒其不爭的一種表現。但是,在孩子而言感受就完全不同了。他們聽到的是對他整個人的否定,對他整個人的"人身攻擊"。這樣的交流方式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認可。

    舉個簡單的例子,孩子失手打碎了一個杯子,家長火了,吼著對孩子說你有沒有長腦子,眼瞎啊。孩子肯定不服氣,他會覺得他只是沒注意到而已。年齡小的孩子可能會比較害怕比較緊張,可是如果孩子大些,你這么一說他打碎杯子那點愧疚感瞬間就消失了,有的更多的是不滿和委屈。這樣的交流,有多大效果呢?

亮劍夏令營廣州分公司推出:廣州少兒夏令營。報名咨詢電話:020-8563489     18802054466


?

2007-2018(c) All Rights Reserved  版權所有 四川亮劍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 

廣州分公司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7號駿匯大廈中座,電話:020-85637489,18802054466

深圳報名點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碧新路2095號世宏大廈,電話:0755-28916070,18825214466


法律聲明:亮劍軍事夏令營相關課程由亮劍教育集團專家組研發而成,相關文字簡介及宣傳圖片未經許可禁止任何單位復制與轉載,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亮劍教育集團法律顧問:四川君合律師事務所

網站地圖         技術支持:四川肆合互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