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深圳:0755-28916070 18825214466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廣州分公司地址:
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7號駿匯大廈中座24樓F室
廣州分公司聯系電話:
020-85637489 020-85679840
24小時咨詢熱線:
18802054466(祝老師)
重慶夏令營告訴家長們為什么老師說話比父母更管用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7-03-23 16:12
對家里的熊孩子來說,現在誰說話好使?爸爸媽媽?爺爺奶奶?外公外婆?不,都不是,答案只有一個:學校里的老師。
夸張一點說,老師的話簡直就是圣旨,孩子不僅會聽,而且還會不折不扣地執行。而父母說的話就像空氣,孩子很少聽。搞得很多父母都要這樣嚇唬孩子:你要是再不聽話,我就告訴你們王老師···
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鮮明的對比?老師們靠什么獲得了孩子們的敬畏?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?重慶夏令營老師為你解答這個問題!
佳績個原因:老師給孩子樹了明確的規矩,而父母沒有。
學校的有很多的明文規定,孩子們在學校就必須的遵守??偨Y和提升一下的話,那就是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。
有了這么一套規矩,老師面對班上幾十個孩子才不會慌,才能掌控局面,保證井井有條。
再反觀絕大部分家庭,哪有這么明確的規矩?現在大家都一起回想下,你能清晰明確地說出家里的3條規矩嗎?家里有成文的規矩嗎?估計很多人1條都說不出來。
第二個原因:老師給孩子兌現了明確的獎懲,而父母沒有。
光有規矩遠遠是不夠的,因為僅僅寫在紙上的規矩都是空話,只有真正付諸實施的才叫規矩。在學校里,規矩的實施就是獎懲。
從幼兒園開始,就有讓我們又愛又恨的小紅花。表現得較好,除了累積更多小紅花,還能升級變成大紅花,后還能拿到那飄著香氣的真紅花。
這些紅花不僅獎勵給你,而且重要的是:昭告全班,讓你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滿足。
其他獎勵也都是這朵小紅花的升級:表現好可以拿到獎狀,可以領到獎品,還可以站在全校學生面前講自己的光榮事跡。
只要表現好,學校里的規矩一般會兌現。老師不會輕易許諾,只要許諾后一般會兌現。
可反觀很多父母呢?很多時候都是輕易許諾、從不兌現。
這至少帶來了兩個問題:
其一,很多許諾是不應該的,孩子做一些事是必須的,不應該許諾給獎勵。
其二,隨便許諾后卻不兌現,一點點蠶食了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尊重。
日積月累后,你再說什么話,孩子都不會相信了。這一點都不奇怪。
兌現獎勵只是一個方面,而兌現懲罰則更為重要。
在學校里,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錯,老師會及時對照規矩給出懲罰。
比如,考試敢作弊,會被取消成績,甚至全校通報批評,嚴厲的甚至是沒法畢業。
同樣來反觀父母對孩子,很多規矩下的懲罰措施都是擺設。
孩子沒按照求做,哭鬧耍賴,只要鬧騰得厲害一點,大多數家長都會心軟屈服。別說懲罰了,反倒變成孩子要挾父母了。
長此以往,父母口中所謂的規矩,哪還有半毛錢作用?逢人還抱怨:我們給孩子立規矩了呀,可就是不管用啊。真是這樣嗎?
第三個原因: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,而父母沒有。
這話怎么說呢?就是老師給孩子們傳遞的都是積極正面的形象,要求學生做到的事,老師會身先士卒;而父母很多時候卻把自己當成了局外人,只要求孩子如何,卻從不要求自己。
來看看老師的工作狀態。
要求學生不能遲到,老師就會提前先到。很多值班老師和校長,往往都提前很多就到學校門口等著學生。不值班的老師,則會提前到辦公室準備好上課的材料和工具,上課鈴一響,準時出現在講臺上。
要求學生不能上課隨便講話,老師也有自己的原則。上課不能接打電話,手機都不準帶入教室。
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,老師則會加班加點。按時批改完作業和試卷,第二天一早就發給學生。
再看看很多家長的日常。
要求孩子不玩游戲不玩手機。結果呢?自己成天拿著手機不放。就連吃飯時,都忍不住要摸幾下。這樣怎么能阻止孩子玩手機?
要求孩子不看電視。結果呢?孩子寫作業時,自己在客廳里看電視。還開懷大笑。這樣怎么能讓孩子安心學習?
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、求進步。結果呢?自己對工作毫不上心、天天倒數。這樣怎么能讓孩子從你身上獲得正能量?
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,至少是以身作則的示范。所以老師批評學生時,孩子愿意聽,因為老師就是比我做得好啊。
家長沒有給孩子樹榜樣,反倒是反面典型。你再去要求孩子,孩子有足夠的心理優勢反駁你:你自己都做不到,還來要求我?
有人可能要說了:你不是說老師牛嗎?為什么有的老師卻管不了自家孩子呢?
這話說到點子上了。為什么呀?當然是因為:老師在學校里是老師,嚴格按照規矩來辦事,所以能管好班上幾十個學生。
可回到家里呢,他的身份就變成了父母,他的行為也變成了普通父母的行為。沒有堅持自己作為老師時的那些做法,管不住自家一個孩子也就不奇怪了。
看完上面的文章,我的家長們,想過這些問題嗎?廣東夏令營提醒家長們:孩子的教育有時候比任何事情都要復雜。靜下心來想想,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。